时代焦点网 - 专业财经新闻门户
当前位置: 时代焦点网 -> 财经

通过碳小屋+绿豆芽APP带动日常碳中和行动已达到上万人次

发布时间:2021-10-10 20:19   来源:东方财富   阅读量:13165   

日前,北京居民朱女士和往常一样,将家中自己收集的废品进行分类整理,用小拖车辗转运送到一里路之外的废品回收站,进行称重,人工结算,而此时,远在四川省成都市的王女士,则只需将家中各类可回收垃圾分类后送到社区的碳中和小屋,通过在碳足迹碳中和计量仪器上进行简单的自助操作,就能将这些东西换成钱,还可以领取碳积分和额外现金奖励并且,现场的碳中和指导员还会帮助居民进行垃圾的搬运,分类指导,称重以及后续兑换操作

王女士欢喜地说

这个神奇的碳中和垃圾分类小屋位于成都,2021年1月14日,全国首个碳小屋在成都武侯区簇锦街道正式投入使用,至今已近8个月。

8个月左右的时间,累计参与人数有3500人次,产生的碳中和数据近20吨日前,碳小屋运营公司四川绿豆芽Lvdoya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兼CEO连希蕊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目前,通过碳小屋+绿豆芽APP带动日常碳中和行动已达到上万人次

探索创新垃圾分类碳中和的新模式

位于成都市武侯区簇锦街道万虹路752号永兴社区永乐苑小区的碳小屋,远远望去,其绿色的框架结构,透明的玻璃外墙,和青翠的草坪屋顶,让人眼前一亮。

碳小屋运营的近8个月以来,包括王女士在内的社区居民,已经习惯了把家里的垃圾带到碳小屋进行处理,不仅可以获得现金的收益,还能累积碳积分和碳中和量当碳中和量达到1吨时,还能额外获得100元现金据绿豆芽方面介绍,1吨碳中和量等于100碳币,1个碳币等于1元钱大家通过垃圾分类让更多可回收物被再次利用,积累到100碳币时,就能兑换提现100元钱

永兴社区刘女士感慨道:以前,小区居民缺乏环保和碳中和的意识,不舍得扔的废弃物总爱乱堆,尤其是楼道,楼梯间这些公共区域,影响环境,现在,有了碳小屋,小区里越来越多的居民学会可回收物品的分类,而且积极性更高了。

碳小屋不仅给居民们带来了现金收益,促进社区环境改善,还产生了降碳减排的大作用。

据连希蕊介绍,目前,全国首个碳小屋从2021年1月14日运行了8个月左右的时间,累计参与3500人次,产生碳中和近20吨碳排放量,其中废纸类垃圾处理了16吨,塑料类垃圾处理了2吨,金属类,玻璃类以及废纺类合计2吨通过碳小屋+绿豆芽APP带动日常碳中和行动已达到上万人次

谈及打造碳小屋的初衷,连希蕊告诉记者,希望通过绿豆芽APP的线上参与方式,探索创新垃圾分类碳中和的新模式,能够让更多人参与碳中和行动中并能从中受益,从而达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

从垃圾分类行动上去动员公众参与碳中和行动,能进一步提升人们对碳中和的认知连希蕊说,小屋是具象的垃圾分类碳中和行动入口,也是传播双碳目标的生态文明教育点,持续运营垃圾分类小屋能够持续增强居民低碳行动认知,并参与其中,建立更强的生态文明意识

将在北京,江苏等多地推行

首家碳小屋的社会效益及社区经济效应逐渐凸显,受到了当地居民欢迎与政府的认可。

自从碳中和小屋建好以后,主要解决了居民在公共区堆放垃圾,影响消防安全和环境卫生下一步,街道将在每个社区建设碳中和小屋,让更多的群众加入到碳中和的行动中 永兴社区街道办事处方面反馈道

我们深切感受到碳小屋的存在有着巨大的教育意义和历史责任,希望更多的社会公众能够越发积极地参与碳小屋的碳中和行动中绿豆芽Lvdoya碳中和垃圾分类小屋从小事实事做起,通过人们日常的垃圾分类碳中和这件小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积极响应‘双碳’目标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号召,大家一同用实际行动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连希蕊说,日常生活里面像垃圾分类碳中和这样的小事,从小朋友到大人,都能够转变高排放生活方式到低碳行动

目前,除了成都,碳小屋在云南也已落地位于云南省开远市落云南路153号的碳小屋,则利用了云贵高原光照充足的天气特性,碳小屋上设置了光伏屋顶,在实现碳中和垃圾分类的基础功能外,本身也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降低碳排放,为节能减排作出贡献

连希蕊向记者透露,不久的将来,碳小屋将会在北京,江苏,湖南,云南等多地生根发芽,并在全国范围推广落地更多的城市布局绿豆芽Lvdoya碳中和垃圾分类小屋,积极探索碳中和在不同城市不同场景中的应用,以便未来能够将碳小屋的模式推广到更多的城市中去

目前,绿豆芽方面正在协同政府,打通全民参与碳中和的通道,期望能够成为各方的纽带和桥梁,让更多的人群和社区参与进来,利用碳中和小屋项目,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推动无废城市的实现,进而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以便更好地进入零碳时代未来,希望持续和政府相关单位推动全民碳中和的行动,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公众参与的创新模式,以便达到碳中和惠及每一个人的目标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