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奥迪携手华为:双向奔赴,共绘豪华车智能化新蓝图
一汽奥迪携手华为:双向奔赴,共绘豪华车智能化新蓝图

4 月 23 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盛大启幕,智能化技术创新成为车展焦点。开展首日,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CEO 靳玉志与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李凤刚,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就双方智能化合作、“油电同智” 趋势及软硬科技协同创新等话题展开深度探讨。
传统与创新的 “双向奔赴”
谈及奥迪与华为乾崑的合作渊源,李凤刚透露,双方自 2019 年便已携手。彼时,奥迪敏锐捕捉到中国汽车行业的变革趋势,为实现 “打造最懂中国用户的豪华品牌” 这一目标,主动寻求与华为合作。“中国用户对先进软科技的需求日益增长,我们既要巩固硬科技实力,也要补齐短板,与华为合作正是为了满足用户对豪华汽车的新期待。”
靳玉志表示,汽车行业向智能化变革的当下,华为乾崑选择与奥迪合作,旨在将奥迪的豪华造车基因与华为的智能化能力深度融合。“奥迪的高标准意味着高质量,双方各展所长,才能打造面向未来的豪华汽车,为消费者带来卓越选择。”
“五年磨一剑” 的坚守与突破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新车销售占比达 57.3%,汽车行业竞争向智能化加速转移。
作为百年汽车品牌,一汽奥迪在智能化转型中坚守长期主义,将安全置于首位。李凤刚强调:“奥迪的技术创新始终以用户安全为前提,在安全相关的创新上尤为谨慎。” 与华为乾崑合作的五年多时间里,一汽奥迪坚持守正创新,在巩固安全与硬科技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双方不断磨合,寻找合作的最佳契合点。
靳玉志也指出,华为将 ICT 技术引入汽车领域,严格遵循车规级标准,确保产品可靠性。同时,通过软件升级持续为用户创造新价值。
燃油车智能化的破局之道
一汽奥迪 “油电同智” 战略备受关注。针对 “燃油车难以实现智能化” 的观点,李凤刚与靳玉志给出专业解答。
在电力供应方面,李凤刚解释,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功率不足一千瓦,远低于燃油车空调功率,且车辆启动后由发电机供电,不存在电力瓶颈。在控制精度上,他认为驾驶并非精密操作,对加速精度要求有限,制约燃油车智能化的关键在于电子电气架构。奥迪 PPE 纯电平台与 PPC 燃油平台共享的 Esup3; 1.2 电子电气架构,基于千兆以太网标准,具备强大算力。
靳玉志补充道,燃油车的转向、制动已实现数字化,与电车无异,而奥迪强大的发动机精准控制技术,有效解决了燃油车智能化的核心难题。
传统车企的转型之路
面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变化,李凤刚坦言,传统豪华品牌的过往成就也可能成为转型阻碍。为实现品牌目标,奥迪正从内而外进行变革:在品牌建设上贴近年轻用户,加强社交媒体营销;在产品研发上,深入倾听中国客户需求,并通过与华为等企业合作,加速创新步伐。
一汽奥迪与华为的合作,是传统豪华品牌在智能化浪潮中的创新实践,为行业提供了转型样本,也为奥迪品牌在新时代的发展书写了精彩篇章。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